在现实生活当中,有些年轻人男女在一起生活了好几年,有了共同的孩子之后,才会办理结婚证。而有些青年也是在举办了酒席很久之后,才去办理结婚证。而这些人之所以不可以改早一点办理结婚证,主要是由于还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,无法满足结婚登记的年龄条件,所以暂时不可以领取结婚证。那样究竟法定结婚年龄多少可以办理结婚证呢?
从我国的《婚姻法》可以得知,我国公民只有满足相应的年龄条件,才可以到一方户口所在的民政局登记结婚。而这个年龄条件是男士需要年满22周岁,女士需要年满20周岁,方可登记结婚。所以,只要是不满足这个年龄段的人,都是不可以领取结婚证的。
虽然说结婚是两个人的权利,但是婚姻法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,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青年。根据研究表明,男士和女士只有达到了这个年龄之后,才具备跟适合的胜利条件,而且这个时候心理方面也比较成熟了,才能更好的履行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,才能更好的承担家庭的责任。否则过早的涉足婚姻,在我们成熟之后,就有可能会后悔。
虽然说婚姻法对于结婚的法定年龄是有严格规定的,但是并非我国所有人都需要满足这个年龄才可以结婚,这个法律更多的是适用于汉族人,有些少数民族却是例外。我国有56个民族,有些少数民族是地方的自治民族,这种地方自治民族有权利结合当地民族的特色和家庭的具体情况,来对结婚年龄进行变通。
从如今的情况来看,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,结婚并不要求男士满22周岁和女士满20周岁,而是有一些其他地方性的规定,这在一些自治民族是很常用的。譬如说在内蒙古、新疆和西藏等自治区县,男士只要满20周岁,女士只要满18周岁就可以办理结婚证了,并无需遵守汉族的年龄规定。相对来说,自治民族区域的结婚年龄要求更低一些。
法定结婚年龄多少可以办理结婚证?总的来说,对于汉族区域的人来说,法定的结婚年龄是男需要满足22周岁,女需要满足20周岁,并且两者需要同时满足,才可以办理结婚证。而对于一些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来说,男女并无需根据这个年龄办理结婚,可能女士满足18周岁以及男士满足20周岁就可以办理结婚证。